一、內蒙古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定義:利用建筑屋頂及附屬場地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選擇“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其中一種模式。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既能有效提高同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又能有效解決電力在升壓和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
在地面或利用農業溫室等無電力消費設施建設中,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東北66kV及以下),單個項目容量不超過2萬kW,發電量主要消耗在并網變電臺區域,納入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管理。
二、分布式光伏的特點
特點一:位于用戶附近。
特征二:10kV以下接入;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為35kV(66kV)以下接入。
特點三:接入配電網并在當地消費。
特點四:單點容量不超過6MW,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單點接入容量不超過20MW。
三、內蒙古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與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關系如下:
因此,并網分布式光伏系統大致可分為三類。
目前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一般是指不包括離網系統在內的并網系統。分布式發電并網方式可用于并網?!白杂?,余電上網”,也可“統購統銷”(全額出售給電網)。
四、哪些地方適合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商業建筑:與工業園區效果相似,區別在于商業建筑多為水泥屋頂,更有利于光伏陣列的安裝,但往往對建筑美觀有要求,根據商業建筑、寫字樓、酒店、會議中心、度假村等服務業的特點,用戶負荷特點一般表現為白天高,夜間低,能更好地匹配光伏發電特點。
農業設施:農村有大量可用屋頂,包括自有住宅、蔬菜溫室、魚塘等。農村地區往往處于公共電網中,電力質量較差。農村分布式光伏系統的建設可以提高電力保證和電力質量。
市政等公共建筑:內蒙古分布式光伏發電廠家由于管理規范統一,用戶負荷和商業行為相對可靠,安裝熱情高,市政等公共建筑也適用于分布式光伏的集中連續建設。